|
关于90后,我们看过了很多分析和报告,研究他们的消费习惯。不过面对数字和图表,始终没法透彻了解他们。因此,我们决定去和90后聊聊,想看看他们对现在的购物中心有什么想法。
我们以《中国商业地产活力40城》为参考,分别在三个城市梯队中选了6座城市中生活的8位90后,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和职位,都有去购物中心的习惯。 关于本次采访,我们不画图表也不做数据分析,只铺陈他们的回答内容,还真有挺多有意思的想法。 在采访前,我们明确要求,只许说真话。 “我需要新鲜的空气” | 麻花 女 25岁 坐标北京 也是新媒体一员 |
基本上每周都去我习惯去的地方。吃饭、买衣服、看电影都有,吃饭和买衣服多,化妆品和护肤品国内外差价太大,我作为普通群众还是觉得代购比较合适。 现在那种盒子式的购物中心越来越无聊了,我和身边的朋友都很少去。不想从上班的“盒子”转移到周末的“盒子”,我需要新鲜的空气。所以我偏爱敞开式的购物区,有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好看的年轻人聚一块,牌子时尚还有主题快闪店,看着就心情很好。把买东西、吃饭、看电影、下午茶和晚上小酌一杯的行程都解决了。
如果品牌选得不时尚、牌子风格和水准混乱、灯光昏暗、陈列设计又丑的,就算真能从那里买到东西也不会多逛。去过巴黎的老佛爷百货,屋顶设计很美让我印象深刻,但是人太多感觉不好。会喜欢艺术感强的购物中心,但好像这种购物中心品牌选得都一般。
如果非得是像“盒子”的那种购物中心,希望自然光多透进来一些,物业呢,“温馨”一点,灯光很重要,不过更重要的是设计,我们都喜欢好看的东西不是吗?
“经常走到一半就不想继续看了” | (自称)老李 男 22岁 坐标北京 还在读书的研究生 | 几乎一个月才去一次购物中心吧,去了就是买衣服和吃饭,懒得上网购物再等,不如去了一次性解决。如果天气特别冷和特别热的时候,一般就不去了。
说实话,比较喜欢有优衣库的购物中心,毕竟财力有限,优衣库这种简单百搭不出错,性价比高,去了看好买到也就半个小时,然后找家店吃饭。购物中心都太大了,(店铺的)门和门离得远,走路找牌子就觉得累,经常走到一半就不想继续看了。
不过说真的,有些购物中心设计很吓人,比如一层以上的那些栏杆看着很低,走近了感觉像要摔下去。
“喜欢店员客气的商场, 大家都开心多好啊” | 小坏 男 27岁 坐标上海 严肃的艺术工作者 |
其实我北京和上海两地跑,不过在上海生活的时间长一点。去购物中心就是吃饭和看电影,买东西倒很少,除非着急需要不能等淘宝的时候。实体店里买的都是内衣袜子和电子产品,电子产品还是需要实际看看的,几乎不在商场买衣服了。
作为“钢铁直男”,对逛没啥兴趣,很多东西商场还需要找,或者根本没有。吃饭或者带女孩儿约会是没办法必须去。
购物中心有差别吗?大同小异吧,要说硬件我也不大关心,不过喜欢店员客气的商场,大家都开心多好啊。需要看店员脸色买东西的店,真的不想去第二次,本来去了就要消耗体力找店,还要排队结账,最后消费了还看人脸色生气,何必?希望以后购物中心都是专人服务,要干嘛一说,就有专人带着去,我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
原标题:90后对购物中心的真实看法?这里有份采访实录! / 编辑: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