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时尚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潮牌消费在2015年至2017年持续增长。 ●OFF-WHITE和Supreme在2017增速达到最快 根据多方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潮牌服饰市场规模600亿美金,2017年到达2000多亿美金,逐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趋势。潮牌的背后,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据悉,美国2016年潮牌消费支出高达800亿美元,其中65%是男性消费者,消费主力仍是90后和千禧一代。即使产品溢价高达20%至30%甚至更高,依然有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 无论是明星自创潮牌在时尚媒体、杂志中被炒热,还是互联网时代明星同款的潮牌单品迅速爆红,断货已成为线上线下店铺的常态,每到新品发布常面临着一件难求的境况。 与潮牌有关的亚文化,正吸引着一大批核心用户不惜一切代价竞相购买、甚至收藏,潮牌花费占了这些热衷度极高的核心用户个人支出的绝大部分。 对中国市场而言,潮流用户人均消费力是多少?哪个城市的潮男潮女更多?2018最受欢迎的10大潮牌是什么?什么单品最受欢迎? 3月29日,上海时装周2018AW MODE TALK行业聚谈,OFashion迷橙联合Nielsen发布全球首个潮牌大数据研究趋势及用户分析报告,通过对中国高端年轻时尚用户群体的深入研究,全方位解析中国潮牌消费,并据此对未来潮牌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全方位解读。 ●消费额、消费增速完胜 潮牌正成为市场热宠根据报告中用户大数据分析,潮牌消费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长速度达到62%,而非潮牌消费增速是17%。潮牌的消费者数量增幅连续两年完胜非潮牌。 ●一二线城市领跑,三线城市增速强劲 受街头文化、球鞋等早期影响,早在十年前甚至更早,杂志上出现的潮牌已在一二线城市成为焦点,北京的外国人聚集区也直接推动潮牌的流行,近两年来消费者主要通过朋友圈、微博关注潮牌。时至今日,一二线城市的潮牌市场消费额稳居高位。 流行文化在不同城市的覆盖对潮牌产生了各不相同的影响;一二线城市消费基础好,潮牌消费额处于全国领先的高度,增速相对稳定。而对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虽然消费额较低,但增幅却高于一线城市,例如,2017年,青海地区涨幅达到了385%。 按照消费力以及对品牌的理解渗透程度,用户被划分为核心用户、中端用户和大众用户。核心潮牌用户从初中高中时期便开始接触潮牌及潮牌文化,热爱运动或兴趣广泛,对潮牌背后的故事、主理人风格等有比较好的了解,购买频次也会更高。 中端潮牌用户则受到明星潮人影响明显,但并不关注品牌背后故事,在意流行度与辨识度。大众潮牌用户则近年才开始接触潮牌,只知道知名潮牌,对潮流文化不太感兴趣。 |
原标题:2018中国潮牌趋势分析报告,90后更喜爱这些品牌! / 编辑:燕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