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注册 会员权益

星巴克正遭遇的五大危机:逆势涨价、打破会员制度利好...

时间:2018-11-20来源:筷玩思维 作者:王颖丽

    不久前,星巴克悄悄涨价了。


    就在中国对手瑞幸咖啡用平价咖啡一扫市场的形势下,这一轮涨价显得格格不入。星巴克是有多大的底气在各种竞争者、替代品迭出的环境中逆势而为?


    恐怕不是靠产品。


    2018年第三财季,星巴克中国市场的同店销售额减少了2%,经历了近九年来第一次下降,全球同店销售额仅增长1%。


    11月2日,星巴克公布了2018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第四季度总净营收为6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7亿美元相比增长11%,然而,第四季度净利润为7.55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885亿美元相比下降4.1%。


    销售业绩放缓,星巴克采用了和苹果一样的策略:不能卖更多,那就卖更贵。


    苹果正在遭遇市值大跌,估计星巴克也不远了。这个纵横多年的咖啡界大佬,终于要从中国市场的神坛走下,并步入可怕的中年危机?



    危机一:逆势涨价


    经常去星巴克的消费者都会发现,原来27元/大杯的美式咖啡涨到了28元,原来28元/中杯的拿铁咖啡涨到了29元。


    从11月6日起,星巴克针对中国内地销售的手工调制浓缩咖啡、茶瓦纳与星冰乐品类的部分饮品价格上调1元,同时,此次涨价还覆盖了线上外卖业务“专星送”。


    就此次涨价,星巴克方面解释说,公司在中国的定价策略是长期的,此次涨价与上次时隔了2年半,是在对租金、物流、门店设施、人力、产品研发和顾客体验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综合考量后制定的。


    可以看到,星巴克提及的主要是运营成本,并没有提到原料价格因素,事实上这部分的成本也增幅不小。据筷玩思维(ID:kwthink)了解,星巴克在全球范围都在主动管理原料咖啡豆的成本,根据星巴克首席财务官在四季度业绩会议上的说法,该公司90%的2019财年的咖啡豆价格已经提前锁定。


    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消费品领域都出现了小幅度的价格上升。石油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使得食品出现了价格上涨,单单咖啡豆成本的稳定还是难以抵消其他原料价格波动因素。


    星巴克这样的大型公司,只有靠涨价来缓和成本上涨的压力,推动业绩增长。


    星巴克上一次在中国市场涨价是在2016年6月,更早的一次涨价则是在2012年,主要的咖啡饮品上调了1到2元。涨价不算高频,幅度也不大,对于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影响并不大,但是,却拉开了它与更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距离。


    这部分消费者,正是新咖啡零售品牌、本土咖啡品牌们力争的那部分人群,也是未来最广阔的那一片市场。


    失掉了这部分市场,未来星巴克可能只有靠更频繁的涨价来拉动业绩了。



    危机二:打破会员制度利好


    其实,比涨价更早且对”星粉“影响更大的是会员制的变化。


    11月1日,星巴克悄悄地在其中国官网发布了一则公告:从12月5日起对会员计划“星享俱乐部”进行调整。


    按照新条款规定,如果使用星巴克APP上绑定的星礼卡,消费40元就可以获得一颗星,但其他支付方式仍为原来的50元一星。


    这样看起来,获得积分“星星”似乎是更容易了,只要将自己的星礼卡绑定APP就可以。但再往下看:如果连续3个月内累积的星星达不到升级资格,这三个月累积的星星会自动消除。而原会员计划里,累积星星可以维持一个账户年度不清零。


    也就是说,三个月里必须多次消费,才能累积足够的星星升级,零星的消费不会被攒下来,清零之后从头再来。


    星巴克不仅在鼓励使用星礼卡消费,还在鼓励高频消费。但这种政策仅对于少部分人是利好的,对更多随机消费的人群,星礼卡很容易就成了摆设。


    星巴克新会员计划看起来确实是在剔除非高频顾客:基础的银星会员将不再享有任何优惠券赠送活动;对于高频顾客也不太友好,降低了免费喝咖啡的福利:玉星和金星会员原有的买3赠1券和买10杯赠1杯咖啡的优惠券也不再有。


    对此,星巴克方面解释的一个关键词是“公平”。以前只有门店消费一个场景,买3送1、买10送1受益最多的可能是代购,现在有了更多官方渠道,消费场景和用户习惯都发生了变化,需要有一套让更多人都能受益的方案。况且,用消费次数来换积分,对购买杯子等高额产品的用户也不太公平。


    在筷玩思维看来,星巴克这种做法着实有些危险,一方面鼓励高频消费,一方面又剥夺千万高频消费咖啡的忠实顾客的权益,换取买杯子这样非核心顾客的公平?本质上,星巴克不是在拉新,而是在收割以往积累的用户,并抛弃为数众多的“羊毛党”。



原标题:星巴克在华正遭遇的五大危机:逆势涨价、打破会员制度利好... / 编辑:柳梅
◆第一商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摘自: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商业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第一商业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20-38248250 传真 020-38248296
Copyright©2025  第一商业网版权所有     www.topbiz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