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雄认为,正是本土企业的强项。
■专家访谈高低分明是最大的特点
记者(以下简称“记”):那您认为东莞零售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孙雄(以下简称“孙”):东莞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低很明显,这是东莞零售业的基本面。高主要体现在满足东莞小康社会居民这块的需求,而低则体现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这块消费群体上。东莞虽然作为地级市,但是现在已经出现的部分高端零售服务商很了不得。既有像钻石世家这样的专卖店,也有本地制造工厂转型后依托其高端产品做国内零售市场。显然,相对东莞庞大的外来人口来说,高端零售市场没有那么耀眼,同时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东莞本地部分高端消费者,仍然在向香港、深圳和广州流失。
本土零售可“迂回包抄”
记:您认为,当前外资零售业对东莞本土零售业会不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孙: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认为现在东莞的零售业竞争应该是较正常的,相比较前几年,外资超市刚进来的时候,为了抢占市场采取的非正常竞争方式,无论给本土零售还是外资零售,都没有带来较好的市场空间。当时,超市之间总是相互抄价格,有超市降价销售,另外一家超市甚至会把其价格便宜的商品都买回来,这形成了恶性竞争。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这种关系得到了改善,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上。
记:本地零售市场将来会不会面临被外资垄断的危机?
孙:我认为东莞不可能被所有的外资垄断,东莞本土的零售市场还有自己的空间,不会形成垄断的局面,相反随着本地零售业不断调整发展策略,还会让东莞的零售业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
迂回包抄是优势
记:在您看来,本地零售业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
孙:改革开放以来,东莞虽然作为一个地级市,但是零售业发展上非常活跃和突出。上世纪90年代初,东莞诞生了全国第一家超市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超市能够成熟壮大,依托的就是东莞“三来一补”企业带来的庞大的外来消费群体。也正是因为大量外来人员的存在,东莞对食品、副食品以及生活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正是顺应这个市场的需求,一批外资零售巨头进驻东莞,而他们锁定的目标刚好是需求最大,最基础的食品、副食品消费。为此,东莞也是中国外资零售业进驻最早、最多和最全的城市之一。
尽管现在东莞的零售业发展呈现出与其他大中型城市一样竞争格局,即外资大卖场和本土商场的较量,但是用更广的视角来看,在这种格局下,东莞已经滋生和发展起来了一批最有活力、最有价值零售力量,那就是专业店、专卖店,代表有中域电讯、大地通信、钻石世家、国药连锁以及海王星辰等,这些专业店是东莞零售业最有价值、最厉害的一部分。也是东莞零售业中最具发展空间的一部分。
记:一个是单体规模小而分布散开的本地连锁便利店、专业店,一个是单体规模庞大辐射集中的外资超市,相比之下本土零售业是不是太弱了?
孙:不会,一方面定位不同,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灵活性。不能否认外资超市的单体实力非常雄厚,此外其在信息、服务、营销以及采购实力等方面都优于本土零售,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小店灵活轻巧,容易扩张布点,点多了,辐射的半径也就更广了,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外,小店在价格以及管理决策上的灵活性,也优于外资超市,正是由于外资大卖场的灵活性不够,而连锁便利店、专卖店灵活有余,因此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钳制,并逐渐形成并驾齐驱的格局。为此,我的建议是本土零售业一定将自身的长处研究透彻,如果要从长期上跟外资进行对抗,必须采用迂回包抄的战略。
客观看待同质化竞争
记:目前东莞零售业存在同质化经营很严重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待?
孙:这也很正常。还是需要尊重市场,人为想象来进行主观分割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找到差异化的路子。
记:实际上,东莞市政府早在两年前就推行了商业网点规划,其中一点就是旨在控制全市零售业的重复性建设和同质化经营,控制全市商业总量。但是两年下来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对此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孙:这实际上又反映出另一个深层问题。如果单从在建项目的总量上进行控制,这种网点规划的效果是体现不出来的,按照国外的成功经验,他们是通过对土地使用性质进行严格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项目建设,有效规划的目的。但是中国现在关键的是还不能在土地的性质上加以明确控制,按照现有的商业用地性质,它既可以做商铺、也可以做写字楼、也可以做商场。这样一来,就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人流量流失可能不止10%
记:根据我们从东莞零售业得到的信息,伴随着东莞产业转型的影响,今年很多零售商反映人流量普遍减少了10%。
孙:对,现在全省以珠三角为代表,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当中必然会有部分企业主体、务工人员的流失,这必然会给整个零售行业带来相当的影响,我认为人流量的流失可能不止10%。为此,本地零售商要未雨绸缪。实际上,深圳的零售商就早有这方面的考虑,并且最早走出去寻找新的商机。
记:最后请您谈谈本土零售商还有哪些突破?
孙:首先,寻求整合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嘉荣去年与SPAR的联姻,大家联合起来,走品牌联盟的路子,不仅仅提高了本土零售商的信誉,同时也直接提高了其采购询价能力、服务水平,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对于本土零售商寻求上市的发展路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好上市的目的。资本市场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很多资产质量优良的企业上市后,股价并不是很明显。为此,零售企业千万不能把上市作为一个融资的直接手段,而是应该通过上市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管机制等各个内在环节的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才是上市发展的长远之计。
此外,对于东莞现已存在的最有价值的那部分连锁便利和专业店,还有进一步拓展的潜力,这部分的力量能够较好地整合起来,会从一定程度上将大卖场的消费群体分流开来。目前,东莞还可以尝试在心理消费上拓展零售业的新领域,主要表现以文化、健康为主体的消费方式,这在广州、深圳已经很成熟,东莞可以发挥其专业连锁的优势,寻求新的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