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中国市场的情况呢?
海纳:我们上半年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随着奥运会的到来,阿迪达斯品牌已经在中国占据了市场领导地位。在今年的前6个月,阿迪达斯集团是中国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体育产品公司,基于统一汇率阿迪达斯集团在中国销售额增长了60%以上。
从市场份额这个角度来讲,阿迪达斯已经第一次超过了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市场当中市场份额占第一位的体育用品品牌。四年之前我第一次来北京时就说过阿迪达斯到2008年要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阿迪达斯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该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上的领军品牌。该公司认为,对北京奥运会的高额赞助为这个结果奠定了基础。
阿迪达斯在2008年年底肯定会使得中国成为阿迪达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远远超过像英国、法国、德国,这样一些欧洲的市场;另外我曾经说过,2010年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要实现10亿欧元的收入,现在看来我有充分的理由对这个目标表示乐观。
经济观察报:这要归功于对北京奥运会的大力赞助?
海纳:是的。我们认为,阿迪达斯作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角色、阿迪达斯和锐步分销量的快速增长和泰勒梅阿迪达斯高尔夫的良好发展势头是阿迪达斯集团在中国获得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毫无疑问,对北京奥运会的广泛参与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市场的增长拉动了集团公司业绩的上升。 “没有打算撤离中国”
经济观察报:对于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未来,阿迪达斯有何计划?
海纳: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奥运的效应的进一步发挥,中国对体育感兴趣的人群也会越来越多,这为未来五年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我预计阿迪达斯在中国的成功将得以延续,因为我们借助奥运为扩大了品牌知名度和增强了品牌吸引力,这将让阿迪达斯集团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市场保持高速发展。阿迪达斯将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首先是会开更多的店面。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时中国的阿迪达斯店面增加到5900家(含900家锐步店),到2010年时把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为7200家(含1100家锐步店。)而在2007年,阿迪达斯仅有4800家店面。不光是一二线城市,我们现在在考虑四线五线,甚至其他的城市开更多的店,进一步巩固这个市场。
其次是更大的广告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我们在中国市场上还有很多的潜力可挖,一个例子是我们旗下的锐步品牌。在世界其他地区它非常受欢迎,在中国的知名度显然还不够大。但我们有信心把它的潜力挖掘出来,因为姚明是锐步的形象代言人,这非常有利于锐步在中国的推广。
经济观察报:您说的加大投资是不是包括生产方面的投资?有消息说阿迪达斯计划将一部分生产能力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地。
海纳:我希望借这个机会纠正一下媒体过去两周一些错误的报道。由于阿迪达斯发展的非常快,我们需要在世界各地有一些新的生产厂家帮我们进行生产,我们会在越南、柬埔寨、东欧一些国家寻找一些新的生产厂家,满足增长出来的需求。
从全球比例的角度讲,中国所占的比例会略有下降。因为现在我们全球产量的53%都在中国,新一轮的投资中,在中国的投资增速可能要慢于其他地区,将来可能会低于50%。
但是在我们在中国的生产设施不会撤,一条生产线都不会撤。恰恰相反,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在中国的生产投资。因此,从绝对值的角度来讲,在中国生产的这些代工的数量是绝对不会下降的,也不会关闭任何中国目前的生产厂。
经济观察报:中国今年以来原材料上涨,还有人工成本也上涨,阿迪达斯有没有感觉到相应的压力,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海纳:您讲的没错,这些成本是在上升,包括能源,原材料,还有人工的成本。但是这个涨价其实是全世界普遍的一个现象,世界各地的能源价格和原材料的价格都是在上涨,不光是中国。
我们主要会通过提高我们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包括提高渠道管理方面的一些效率,调整相关的生产,使整个的效率得到提高,来抵消那部分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对于个别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些创新型产品,我们会提高产品的售价,这样也能会抵消一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
我们虽然在成本方面会有一些上升,但是我们的业务增长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我们市场份额,以及我们业务增长的速度会延续较快的增长速度。
经济观察报: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如何来抵消成本上涨压力的经验?因为现在中国的很多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海纳:具体怎么样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细节的就不便于跟您透露了,因为如果其他的竞争对手,大家都知道的话,我们就没有优势了。所谓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其实就是怎么样在从产品的生产,设计,生产,一直到最后放到货架上面给消费者提供产品,整个这样一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怎么样去不断提高它的效率,包括物流,运输等等这些方面,我们总是有办法使这个效率更加高,速度更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