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行业本质
中国商界,人们普遍信奉蓝海战略。要赢得明天,企业必须要开创没有被对手发现的“蓝海”,而不是流连于竞争激烈的“红海”。蓝海中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只要找到蓝海,加之有效的管理,就能走上增长之路。
“寻找蓝海是对,但如何才能找到蓝海?就必须要抓住行业的本质。”胡海平对此深信不疑,如果不能充分了解和理解市场需要的是什么,你的产品和服务就不可能受到顾客的青睐。抓住行业本质才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若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了产品、技术和完善的服务之外,还有消费者的欲望和感觉,这些奠定了一个行业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如果要成功,就必须在产品、服务和经营上达到或超越这个要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选择项目时,胡海平认为第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了解市场,了解行业的本质。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行业的规则以及潜规则,投入的资金再多也不一定管用。
杉杉也因此会花费相当的功夫做潜在市场的调查、测试和试用,市场是杉杉项目选择的第一关。然后才是技术的可行性,技术的整体性,团队能不能跟着项目走,从而根据需要完成不断的开发更新,配套的管理人员的能力够不够等等方面。
“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之后,现在就像医生看病一样的,任何一个项目只要经过我的团队细致分析,长处、弱点、潜力、困难,需求者的情况等都可以分析得清清楚楚。这也就是我们投资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小的原因。”胡海平颇感自豪。 寻找价值洼地
两年前,胡海平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新头衔——廊坊科技谷有限公司总裁。
既然是做高科技,为何要投资河北省?为什么要选择廊坊这个小地方?
“现在廊坊刚刚站在起跑线上,是一块价值洼地,我们选择此时进入,是最佳时机。”胡海平说。
其实,这一次是机会主动找上门来。因为在此之前,杉杉已经成功实施了宁波杉杉科技园的项目。廊坊市政府慕名而来。
但是,有经验的企业何止杉杉一家?但胡海平,却是发现廊坊价值的第一人。 胡海平如是分析:廊坊的位置处于北京与天津之间,属环渤海经济圈,已被确定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是人才、科研院所和对外信息网络等软资源最富集的地方,但是随着这两座城市的日益发展,它们在土地等硬件资源的矛盾已经凸显,而廊坊地处京津腹地,紧邻北京,对于想在北京发展却苦于成本压力的企业来说,将是绝好之所。如果能及时将京津的软资源与廊坊的硬资源结合起来,将是发展高科技产业颇为理想的城市。
而且,廊坊刚刚站在起跑线上,劳动力相对便宜,土地成本比较低廉。
更为重要的,企业发展必须要符合国家、产业的发展战略。正如胡海平所分析的,随着中央政府对环渤海湾战略的明确,和河北省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愿望,廊坊必将成为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推进地区之一。果然,科技谷已被列为河北“十一五”重点产业支撑项目。
在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廊坊科技谷的功能齐全,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我国的现状是懂科技的人缺少资金支持,也不善于进行企业管理和市场开发,有钱的人和懂法律的人却不懂科技。”胡海平观察道。而廊坊科技谷的魅力正在于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服务于创业者的系统化的网络,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率分配。
以前是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这一次是机会找上门来,有何感想?“我做了明智的选择,我很高兴我和杉杉一起成长,因为成长所以我们才有机会。”胡海平语气淡定。这也并非面对媒体的作秀之语,而是他十二年来亲身所历的感想。
之所以能抓住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杉杉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和消费者调查的思维工具和方法。
胡海平也十分清楚一个受人信赖的合作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实力、眼光和胆识,而廊坊市政府看中的也正是杉杉的实力、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
在选择项目上,胡海平的过人之处在于:当别人刚刚注意到一个产业时,他已经带领着杉杉科技深度介入。恰恰是提前的这一段时间,凸显了他的独到之处。这一次也是如此。“五年八年以后等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个机会,就为时已晚,也就轮不上杉杉了。而如果再早上三年五年也不行,因为这地方还不具备条件。”胡海平很自得。而这种自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胡海平梦寐以求的是——能将杉杉的某些领域打造成国际单打冠军,力求在投资的每个品类里面都做到最强。
胡海平心中的杜拉克五问
1.我是谁?什么是我的优势?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是一个企业人。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是我跟同龄人比最大的优势。我出身贫寒,我时刻牢牢记住自己是靠共产党读的书,这使我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感恩之心。
少年时代的贫寒造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也造就了我不屈不挠的性格,任何困难对我来说都不算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的价值观是希望我的存在能够为社会带来增值,我的存在能够让周围的人感到愉快并且带来实惠、带来利益。
2.我在哪里工作?我属于谁?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
我在杉杉控股工作,我的位置是执行总裁,是执行者。但我又是股东之一,所以我也是一个决策者,我处于决策和执行两者之间。
3.我应做什么?我如何工作?会有什么贡献?
我应该把我所在的企业经营好,让我们的员工能够安居乐业,能向国家纳更多的税。
我努力勤奋地工作,注重方法、注重过程、心态平和。
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在企业创业、企业管理方面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或者有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能够给别人以启发。
4.我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
我首先是起到一个协调的责任,第二是展现自我,如果你没有能力,自然赢不到社会对你的尊重,也无法承担企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
5.我的后半生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我的后半生目标是让我所在的企业能够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在某些领域成为国际单打冠军,成为让大家尊重的一家企业,个人作为主要的一个成员,也能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一个人,同时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和工作都更加和谐。
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组建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要有宽阔的胸怀,要引进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才并肩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