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40多元的草安堂丝柔顺洗发露、30多元浪莎苞芯丝连裤袜、18元的牙博士超亮白牙膏……现在一律只售10元,最后两天快来挑选吧。”上周末,吉之岛“10元均一促销风暴”引发众多市民抢购,天河城吉之岛不得不每5分钟放一批人进场,且只能挑选5分钟。10元均一价货品真有那么划算吗?记者走访广州多家超市比价调查发现,20%左右的产品的确物超所值,但多数商品在其它超市售价仅八九元,其中不少产品观感质量较差;“一些定制的特价货利润率达50%以上。”一位业界资深人士透露。 商超纷纷推“均价促销”抢客 上周末,吉之岛天河城店的十元特价区收银处大排长龙,不少顾客的推车里摆满了抽取式面巾纸、牙膏、洗洁精、洗衣液、瓷碗、餐椅垫等商品,热闹程度堪比办年货的场面。原来吉之岛在广州所有门店启动的“10元均一”促销进入了倒计时。产品覆盖清洁类、文具类、胶器类、玩具类、厨房用品类、食品类等几十个品类,记者在婴儿服区看到,由于排队的市民太多,超市不得不每5分钟放一批人进去,每批只能选购5分钟且每人限购10件。 家住体育东路的黄阿婕告诉记者,她完全是冲着店里的“十元均一”商品而来,前几天已来过一次,这次她的购物篮里已选购了4包洗衣液、2瓶洗洁精、4支牙膏和3包抽纸等日用品,“都是日常所需的,多买一些无妨。”在婴儿服区参加完抢购的李小姐则两手空空地出来了,“人太多衣服杂乱地堆着,5分钟根本没法挑。”李小姐还告诉记者,10元一件的大多是比较轻薄的童装,牛仔裤、棉T恤则需要二三十元,“不怎么划算!”而在吉之岛东方宝泰店,一位牙博士牙膏促销员则向记者强烈推荐一款该品牌超亮白牙膏,“这款牙膏原价18元多,现在才卖10元,买3支还送护手霜,很划算的。” 记者走访还发现,市内其他几个大型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等近日纷纷推出均价促销,家乐福的“1元”促销活动已经成为近期卖场提升人气的法宝。 对此,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其实各大超市卖场一直以来都有开展均价活动,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该活动无疑能有助带旺人气。 多个“10元价”商品价位偏高 记者走访城内的家乐福、沃尔玛、卜蜂莲花、华润万家等多家超市进行比价发现,吉之岛“10元风暴”促销活动,只有20%~30%是原价高于10元来做促销的,很多商品在其它超市的销售价低于10元。 举例来说,吉之岛促销员极力向记者推销的220克牙博士超亮白牙膏,在家乐福康王店和员村店售价8.6元;黄阿姨购买的150抽4包装的清风原木抽面纸,在好又多前进店、华润万家江燕店只售9.8元。销售人员声称是原价20多元的贵福仕丝光棉男士袜在其它超市的均价只有6.7元,而原价38元的200ml李医生SOD蜜润肤露在卜蜂莲花长兴店、东郊店也只售9.6元。不过,也有些货品比较划算,例如200ml霸王首乌黑亮植物洗发露,在卜蜂莲花、华润万家均售17.5元,滴露润泽沐浴露在华润万家销售17.9元,浪莎包芯丝连裤丝袜在走秀网上销售69元等。 对此,家乐福中国华南区公关经理李嘉表示,超市的1元均价或10元均价促销活动,除了吸引人气,还有很大利润空间可图。例如做10元均价促销,超市会选择7至15元商品进行10元均一价促销,有些低有些高。中华百货总经理窦怀山则表示,在大创10元生活馆进入广州之前,吉之岛母公司永旺已将10元店概念引入广州,在高德置地广场已开设的“一拾一趣”10元门店,永旺百货目前在中国已有17间独立运营的JUSCO 10元广场;“他们已经有一批常态化供应商生产10元货品,吉之岛给订单定期采购,利润相当可观。” “均一价”订制货源利润超50% 不论是街边打出“10元3件”清货广告牌的小店,还是超市特定时期内开设的特价区,均价模式早已为人所知,这其实是折扣促销的一种形式。据了解,目前广州的折扣促销基本有两种形式:一种由生产厂家或品牌代理商直接打折,大多是过季、断码或有瑕疵的统一处理货品;另一种则由超市百货和中小供应商联合让利进行,双方采取分成的合作模式,均一价一般属于后者。 “不管哪种形式,首先是货品组织能力的较量。”窦怀山表示,货源是这些折扣店经营的关键。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超市采购经理表示,目前很多做1元、10元促销活动的商超,都拥有自己的促销品采购团队,采购成本甚至比库存货还低得很多。接受订单的厂家一般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生产正价产品,另一条专门生产特价产品,这样不仅能保证商品价格的低廉,又能保证齐码持续供应。“这种订制生产的产品利润相关可观,一般都能保持在50%左右。” 记者也了解到,这种10元促销产品里混进了不少小品牌,如草安堂沐浴露、斧头牌洗洁精等。“产品上市初期,商家往往采用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以便迅速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逸马国际顾问公司总裁马瑞光表示,但长期的价格战往往会拖垮商家,也会使得消费者麻木。马瑞光强调,低价策略应张弛有度,以日用品为主的商超不应一味依赖价格战抢客,而应从控制产品质量入手增加人气做旺商场,才能提高顾客忠诚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记者 林建敏 实习生 陈楚良 原文标题 《吉之岛“十元均一”笋货有多少?》2012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