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季华货仓 因租约到期,季华货仓结业退出三水市场 2012年4月26日 佛山日报F3版 10年前,季华货仓入驻三水西南新华路,一股“平靓正”购物风格席卷三水;10年后的昨天,季华货仓正式结业,让三水人无限感慨。 在季华货仓原址,将有新的日日升超市分店开业。专家分析认为,本土零售业要想做大做强,一定要改善经营模式,立足于有特色的本土化,“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 租约到期,退出三水市场 25日下午,位于新华路的季华货仓西南商场内,一些市民正在购买物品。“今天晚上就要关门,现在再买些日用品,清货价也便宜不少。”市民陈女士对季华的撤出表示很不舍。 从2月份起,这里就挂出了告示牌:“结业清货,4月25日。”经过市民连日的扫货后,超市已经显得空空荡荡。 季华货仓西南商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季华货仓确实决定撤出三水,而且也不打算再觅新地址开分店。“季华货仓的租约到期了,刚好是10年,日日升超市决定在此装修后开业。我们也决定不续租,所以只能结业。” 早在前年,位于禅城季华路的季华货仓黯然撤出。此次三水季华货仓退出,是否由于自身经营问题所致?对于此点,该负责人不愿意多谈,但强调,“不是因为对手太强、竞争激烈这些因素导致退出。” 三水日日升连锁超市推广部负责人则透露,他们已和季华货仓所属物业公司谈妥,在5月份接手该场地,将季华货仓原址改造为日日升超市分店,预计在8月份开业。 本地零售业竞争激烈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季华货仓退出的大背景,是三水激烈的商圈竞争尤其是零售业竞争出现了新格局。 步入21世纪,三水日日升连锁店遍地开花,可谓一支独大。西南健力宝路、张边路、新华路等地均有分店。据日日升连锁超市推广部负责人介绍,日日升目前在三水城区有6家分店,布点比较均匀,能让市民方便的消费。 2005年,三水广场在三水城区北部强势崛起,成为新的商圈。卜蜂莲花的入驻,对顾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店铺面积更大,折扣优惠也很多。背靠三水广场的优良环境,该超市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非常强烈。 今年1月1日,位于三水老城区核心地带的文锋路上,恒福广场正式开业,一时间,人头攒动。恒福与三水广场一起,成为三水商圈的“双子星”。位于恒福内部的大润发超市,迅速扩大了知名度,其吸引顾客的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本土企业竞争很激烈,日日升分布较均匀,而且有外来大品牌进来分‘蛋糕’。再加上季华货仓本身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不足,销售额下降,这些都导致它退出。”三水零售业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市民追忆: 到季华买东西成习惯 陈女士家住季华货仓附近,对季华货仓的感情很深刻,“大概10年前,三水像样的超市不多,而季华货仓的产品很丰富,一站式购物,能买齐很多东西,不用到小店跑来跑去,很方便。” 10年来,陈女士一有需要就来购物,“到这里买东西成为了一种习惯。虽然这里有的价格比外面稍高,但质量还不错。”慢慢的,她觉得来季华货仓的人少了,“货物更新慢了,门口还有不少卖衣服的摊档,感觉有点乱。现在听到要退出,有点感伤。” 专家: 做大零售业,要本土、便民化 记者获悉,季华货仓是佛山探讨货仓商业比较早的企业,还曾走出佛山,到惠州开店。为何会接连退出市场?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与广州、深圳等地相比,佛山的零售百货业一直都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季华试图创新,但又没有到位。而且其经营者没有结合资本运作,缺乏现代的营销理念。在供应链、采购、信息化、客户管理都有缺陷。” 他认为,零售业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要改善经营模式,立足于特色和本土化,“有便利措施,提供好的服务,方便市民购物,且商品结构又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