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商业地产成为避风港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会长荀培
稀缺的商业物业
抗跌性非常强
稀缺的商业物业抗跌性非常强,资金充足的零售企业可适时购买。一是目前楼市低迷,遇到资金困难的企业会售物业;另一方面国务院近日出台了扩大内需的政策,零售以及商业地产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DTZ戴德梁行华北区董事张家鹏
商业地产
将成投资热点
今年第三季度,北京主要的商业区平均租金和售价分别增长了2.1%和4.6%,同时,北京商业物业投资回报率达7%至8%.原因是上半年,北京城镇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增长了近一倍,商业地产将成投资热点,待进一步开发。
海印股份昨日发布全年度财务预报,预计2008年全年累计净利润比上年增长300%-400%,净利润约1.2亿元-1.4亿元。
餐饮行业插足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不再只是房地产或者是零售商青睐的发展对象。餐饮业也在加紧插足。
随着餐饮业上市企业,或者是引进风投的个案增多,他们纷纷把目光瞄向了商业地产等领域。包括小肥羊、全聚德、便宜坊、狗不理等餐饮企业都开始了跑马圈地的运动。
便宜坊将其拥有的哈德门饭店南侧一块地皮与与国瑞城开发商合作,将其开发成商业+写字楼的模式。便宜坊目前商业地产方面的总收入将占到集团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翔达餐饮集团也投资数亿元兴建翔达大酒店,今年5月投入运营后出租率为80%以上。翔达估计,得益于该商业地产项目的良好效益,预计年收入将增加一倍。狗不理则是斥资1.5亿元购买了东直门NAGA上院的6000平方米地产,用于其高端酒店经营。
据记者了解到,广东本地的餐饮企业早就朝此方向发展。广州酒家在广州天河体育东路的百福广场就是其物业之一,也成功地打造为以餐饮为主题的广场。通过经营自身品牌加引进其他相关的餐饮品牌,比如茶、咖啡等,形成了中高档餐饮消费区域。
而今天,在清远市清新县,广硕文化广场开业。此广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目标客户是围绕周边的近3万工厂员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每人溜冰一次,每次10元,都能产生30万元的收益。”投资于该广场的老板笑说。而该老板恰好就是餐饮老板,此次购买该物业打造成文化广场可以说是进军商业地产的“试验田”。目前该物业已经引进了昔士风、溜冰场、普洱张、KTV以及艺术博物馆。“如果发展好的话,我们就会寻找下一个员工休憩的好物业。”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全国住宿与餐饮业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住宿与餐饮市场零售额为1.11亿元,预计全年零售额达1.54亿元,全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将达到1158元,首次超过1000元。由此可见,在金融海啸下,餐饮业也是属于抗跌能力较强的行业。
不过,广东省餐饮协会的副会长张告诉记者,一般餐饮业进军商业地产都需要比较雄厚的资金,你可以计算,按照一平方米2万元计算,1000平方米就需要2000万,但是如果通过租赁,1000平方米的餐饮场所只需要300万就搞定。由此,餐饮业涉足商业地产的时候,也要考虑资本机会利润。
■案例
海印股份招数:以“整体上市”做大商业地产
海印股份昨日发布全年度财务预报,预计2008年全年累计净利润比上年增长300%-400%,净利润约1.2亿元-1.4亿元。在国内经济出现放缓趋势的2008年,海印的商业地产若如预计般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增长,原因何在?
答案在于邵氏兄弟蕴量已久的集团整体上市计划!
今年初,海印股份通过股东大会,计划将集团旗下11家商业地产公司注入上市公司,这时候的海印股份,其主营业务有二:矿业+商业地产。此前,邵氏兄弟通过增发注入资产的方式顺利结壳茂名永业而曲线上市。
依靠海印电器城等广州人耳熟能详的商业旺店起家的海印集团是广州商业地产界的翘楚,潮楼、流行前线、海印广场、缤缤广场、商展中心、东川名店、番禺休闲、布料总汇、布艺总汇、少年坊等即便未到周末或者假日,总是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借壳之初,邵氏兄弟曾计划把这些优质的商业地产通过ipo的形式上市,而今,随着10月初获得证监会批复,印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陡然加快,11家子公司迅速变更登记到上市公司名下,目前仅剩向发行的约2.4亿股人民币普通股尚未完成股份登记手续,整体上市就在眼前。
做生意有句俗话叫做“不熟不做”。“完成收购后,海印集团对海印股份的控股达到70%.”一位接近海印集团的人士告诉记者,海印股份未来极有可能陆续把集团其他商业类资产注入,完成主营业务的转型,而海印集团高岭土类矿产业务则移出海印股份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