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点,很可能是如今阻碍双方签约的一道坎。
梅水英向本报记者透露,因为在这点上分歧太大,双方合作的事很有可能就此搁浅。
梅水英说,双方接触时间已有两三个月,原本定于8月15日签订合同。但就在签订合同的当天,海王星辰单方面爽约,之后希望增加合约条款,但双方始终谈不拢。
梅水英承认,海王星辰现在开出的条件与她原先所设想的条件相距甚远,但究竟有哪些变更,梅水英不愿多谈,只是隐晦地提到了品牌变更一事。“我要求保留武林药店,但对方不同意。”
至于外界对武林药店出售的诸多揣测版本,梅水英付之一笑:“让他们去猜吧,事实并非如此。”
并购成零售药店扩张捷径
尽管与武林药店的合作尘埃未定,但海王星辰的并购步伐丝毫没有松懈。事实上,在与武林药店接触的同时,海王星辰也曾向杭州某中型连锁药店伸出橄榄枝。
而在杭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浙江英特药房,日前被上海国大药房成功收购。浙江英特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祥顺透露,双方从去年年底开始接触,直至最近,国大以控股方式入驻英特。
随着海王星辰、国大药房等业内巨头打响东突西进的收购大战,业内资本运作呈现出格外活跃的态势。并购,似乎成为各地潜动的一股暗流,开始重新分割医药市场布局。而这一方式,也成为商家间自愿的“游戏”。
成本上涨、处方药严格限售、外部环境趋紧,杭州药店零售业所共同面临的负荷不小。对许多中小企业而言,与其辛苦支撑,不如估个好价钱,走被并购这条出路。
而对于未来有所谋求的药店而言,只有真正具备区域性和全国性市场拓展能力的连锁药店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来。而跨区域和规模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门店数量的体现。
以海王星辰为例,不包括收购的药店数量在内,今年计划在全国增开门店1000多家,分配到杭州的数量是96家,上半年完成的指标数只有47家,还不到一半,任务艰巨。
老百姓大药房宣传部部长邵智波透露,门店数量上升,才能具备规模效应,不仅成本降低,还能提高公司与药厂的议价能力。
邵智波说,老百姓大药房今年在杭州只在江城路开了一家门店,面积200平方米左右,与之前动辄上千平方米的大卖场形式有所区别。“一来是希望依靠两条腿走路,除了传统的大型综合药店外,也能开发具有特色的会员折扣店进行互补。当然,店面难选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好的地段全部被其他药店包围,要想开店风险很大。”
增开新门店阻碍重重,于是并购成为一条拓展捷径。
九洲大药房市场部经理王轶平说,杭州目前有1000多家药店,在好地段,基本上已经处于“头碰头、脚并脚”的状况,想要寻找好位置很难。如果被并购对象自身条件不错,价格双方又都能接受,并购当然是条好路子,省时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