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张生瑜的革新之策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时,同仁堂2007年的财务数据并没有市场期待那样令人刮目。据2007年年报显示,同仁堂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0%,每股收益0.537元。
与41岁去世的“九芝堂”控制人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的轰轰烈烈相比,虽然同仁堂股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相对缓慢,不过,仍能看出张生瑜在任期间试图改变这家老字号的努力。
而对于张生瑜的革新之策是否会因张生瑜的突然辞世而继续,该董秘办的人表示:“公司的具体策略和计划不是他(张生瑜)一个人提出的,都是董事会共同决议提出的,公司运作都是很规范的,张董不在的话,也不会突然改变。”
谁是同仁堂新掌门人
“目前继任董事长没有具体人选,都是要通过董事会选举的,目前董事会的召开也没有时间表。”该名董秘办人员吐露。她同时表示:“人员产生都是严格按照上市公司和法律规范来做的。梅董的代理也是由《公司法》定的,如果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由副董事长代为主持,不是我们内部私自指定的。”
同仁堂一宣传部人士也同时表示:“目前不清楚,也不是一两天能定下来的。”
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同仁堂股份这样的上市公司,任何个人对其影响都很小。但不能否认的是,张生瑜曾被认为是百年老店同仁堂迈向年轻化新时代的一个标志,而未来的新掌门将赋予古老的同仁堂何种特色极其引人关注。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上海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师也指出,因张生瑜在公司中属力主改革的少壮派,他的突然去世可能会对公司的改革进程产生一定影响,目前的关键是接班人人选的问题。
对于同仁堂的改革具体内容,业内人士都讳莫如深。因为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改革的最核心就是国企老生常谈的产权明晰问题。
该董秘办的人最后还表示:“目前公司在紧张安排张董身后事的事情,他的接班人的选任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7月22日,张生瑜的猝死,可能使其前期的种种“铺垫”难见成效。同仁堂会继续选用年轻人才革新求变,还是再度启用集团中老一辈的高管入主保守应对,关键在于谁将接替张成为同仁堂下一任董事长。
同仁堂发布公告称公司现阶段董事长日常工作由公司副董事长梅群代为主持。
公开资料显示,梅群出生于1956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商业经济专业毕业,历任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教育科副科长、北京市药材公司经理助理、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现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常委,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梅群自1997年起便在同仁堂中担任董事,2002年开始出任同仁堂副董事长一职至今。在同仁堂董事会上,除梅群为副董事长外,还有个副董事长为殷顺海。分析人士指出,梅群是否能最终被任命为董事长,仍需要国资主管部门进行考察任命,代理能否转正要取决于主管部门的意见。
对于二人的执政风格,同仁堂的员工不愿给予评述,外界也难见对其报道。但不论谁上任,摆上面前的都是同仁堂改制如何深入下去的老问题。
2008年年初,中金公司在其2008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体制和机制弊端一直是困扰同仁堂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几年以来公司围绕渠道清理和终端推广进行了营销模式变革。对于同仁堂这样的企业来说,变革涉及到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的变更,是一个长期渐变过程,长期看持续的改革推进和整体营销改革策划有助于公司打破营销瓶颈。”
因而,不论谁来接班,摆在眼前最重要的都是——如何让老字号的同仁堂有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