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60818102818.png]()
1996年8月18日,天河城广场开业。 受访者供图
彭莠雯站在大堂中央,往来的人潮从她身边流过,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天花板的“满天繁星。”这就是她工作了20年的天河城。从前,她是城里的“老臣”,如今,退休后的她和众多市民一样,是城里的常客。 20年前,第一家中国现代购物中心天河城在天河路上开业。20年来,无数与广州有关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这座城承载了一个时代的印记,陪伴一代人的成长,也成为了广州市民乃至珠三角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旧时苗圃崛起中国第一商城
曾名为“苗圃”的天河立交地块,在俊毅记忆里只是“一片荒草地”。他家所在的天河直街与“荒草地”之间隔着天河路,年幼的他怎么会想到,20年后这里变成了广州的中央商务区、城市交通枢纽,以及中国第一座购物中心。 1992年8月18日,“荒草地”上奠下“天河城”的基石。1996年2月9日,“荒草地”上锣鼓喧天,天河城北门应声而开———俊毅跟着父母涌入天河城,好奇地探索着这个“乜都有”的商场。“很难找到东西这么齐全的商场,”俊毅还记得当年妈妈说过的话。 多业态创造广州商业“第一次”
天河城的东西之所以齐全,靠的是“天贸南大”百货(后更名天河城百货)。“百货、百货,就是要集百家所长”,彭莠雯回忆,天贸南大不仅有服饰、金饰、电器、超市,还有恒生和联邦两家家居店,“百货还有卖单车和乐器”。天贸南大采取自营和联营结合的模式,“相当于现在的买手百货”。1997年天河城办水晶展,彭莠雯带队到捷克采购波西米亚水晶,当价值100多万元的水晶展品在二楼中庭展出,“真是亮瞎眼”。当年天贸南大的促销模式也极为轰动。彭莠雯印象最深的是,1000辆五羊自行车半价促销,在天河城北广场一字排开,人龙排到体育西路转弯处。 天河城有国内第一家“卖菜”的超市———吉之岛(后更名永旺)。“商场里面卖菜卖肉,还是进口的,可是新鲜事啊。”俊毅还记得,妈妈每次买水果都要到吉之岛超市。彭莠雯最记得吉之岛的榴莲味:“我以前最怕榴莲,它(超市)倒好,每天在负一层中庭开榴莲,把我熏得……后来也爱上了。”天河城集团项目管理部霍穗民还记得,很长一段时间,天河城东门停满吉之岛顾客的摩托车,“我打的士说去天河城,司机不识路没反应,说去吉之岛,马上开车。” 1997年,购物中心的自助餐厅———怡景西餐厅、美食坊、天梦宫娱乐城、旱冰场、大富豪夜总会等陆续开业,这些业态开进商场,均为广州商业史上的“第一次”。
尽管天河城筹建之初并没有将地铁红利考虑进去,但之后它实实在在地享受着地铁带来的无限客流。1999年一号线开通,天河城人气更旺了,“逛街就去天河城”逐渐成为广州市民的习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广州加速城市东进和商圈东移,天河路到珠江新城片区被划定为城市中央商务区(CBD)。而天河城是这个CBD里的商业龙头,屹立在天河路开端,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广州市民生活变迁,更见证着广州城市发展提速与商贸国际化的20年。 故事:“我的邻居叫天河城”
从小,被人问家住哪里时,晓燕和俊毅的回答都是“我家在天河城”,他们一个在天河城的北面,一个在南面。
对于晓燕和家人而言,天河城是个自然而又不可或缺的存在。下班从地铁体育西站出来,穿过天河城回家,成了她生活的轨迹。每当外地亲戚来家里,晓燕都介绍说,“看,我家前面就是天河城”,这个是她心中最自豪的“坐标”。 之后的十年里,天河路上的“坐标”商业中心越来越多,但购物、看电影,俊毅首先想到的是去天河城。在天河城的飞扬影院,俊毅和未婚妻开始了约会,而上个月,他在天河城的周大福买了一枚求婚戒指。 能说出在天河城无数个记忆瞬间,俊毅和晓燕却怎么都说不出对天河城有什么特别印象。晓燕说:“它就像邻居一样,你会觉得邻居有什么特别吗?”是的,邻居既普通又亲近,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