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零售连锁企业中,CIO(首席信息官)掌管着一个涉足不同地区、不同业态的企业的神经中枢。他操纵着企业整个信息管理系统,他的“产品”是事关企业生命的大量数据,他要为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提供决定性的方案。作为企业IT的领头人,CIO本身的技术能力必不可少,但其思维方式可能更为重要,就比如IT是一架车,技术就是汽车本身(有法拉利与夏利之分),而思维方式,就是驾驶员的驾驶技术。
零售CIO面对IT管理通常有三大常规问题:第一是如何规划系统实现的功能?第二是该如何选择具备这些功能的系统,即如何选型?第三是系统建立后如何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及易维护性?
对于第一点的规划系统实现功能,难在明确企业自身的需求。
因为系统需求一般是由业务、营运以及财务部定的,而各部门之间的需求要合理实现,就需要CIO精通零售业的各个环节。这种精通,是细节上的精通,很多时候能完成系统需求分析的CIO,甚至是学完计算机专业毕业,又在营运采购部门干过多年的营采实际操作者,故CIO自身的素质对流程规划的合理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而规划系统功能本身,CIO的思维方式不应首先考虑系统要实现XX查询、XX图表……。实现各种查询功能及各种图表固然是系统的必需部分,也是系统的最终目标,但这是“末”,而非系统的“根本”。系统规划,不重视流程细节,而先关心实现什么查询,便是“本末倒置”及“舍本逐末”的典型表现。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前些年一些公司,需求写了一本书,报表超过200个,软件商全部开发完成,但系统却无法使用下去。
信息系统首先应是流程控制系统,而非数据、报表产生系统。国内大部份零售软件商与商业企业洽谈时谈得最多的往往是:“我们可以出XX报表,我们可以实现XX查询,我们的功能是最全的……。”甚至说:“其他软件的功能再全也全不过我们的软件,我们的软件能实现万能查询……”?其实不然,如果数据不全、不合理,万能查询也无济于事。
此时CIO作为信息系统选型的关键决策人,与软件商的沟通和对自身需求的判定成为了关键。而成熟的软件商一般都会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进行详细、反复的系统分析和流程梳理。特别是国际零售企业建系统过程,软件商与用户做系统分析往往就需要数月。如微奥科技与BP石油便利店,谈软件流程需求就花了1年多时间,仅A4纸流程确认文档就有1米多高。再一次,也是微奥科技与香港OK便利店合作,系统分析做了9个月,确认后的文档再一次超过1米。这当然不是在做报表,一个好工程师,做一份报表2小时已足够。9个月有40周,每周5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工作8小时,就算只有一个工程师,也可做出800份报表来……
CIO应明确目标:企业信息化需要的是运作流程控制系统,而不是业务报表系统。
第二点,系统如何选型,难在:怎么做才能达到性价比最高!
这个性价比不是指某一台同配置的设备IT部选了十个品牌,最后采购的设备价格最便宜;而是指整个系统怎样花钱最省,而又能满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并且在未来5年内每年的投入最小。如果一个IT部今年买了一套单件“性价比最高”的设备,明年就需要更新换代,那这个CIO绝不称职。
如何才能避免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这一败笔出现,CIO的换位思考成了关键。避免思考方式本位化,需要CIO跳出本部门的框架,不仅局限于本部门在企业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而是站在公司整体利益上考虑IT投资和项目。
比如数据库的选用。有人用FoxPro,说最省钱;有人用Oracle,说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数据库;有人用MS SQLServer,说是微软产品最易用,且最多书籍……。作为一个理智的CIO选什么数据库的思维方式,不应是上面那些原因。据悉,世界最大零售商美国总部的数据仓库用的是NCR数据仓库。所以,不能说选什么就一定对,或一定错,关键还是看系统总体架构的需要。
第三点,系统建立后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性及易维护性。
可靠的数据库及总部小型机、分店服务器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软件系统数据结构的可发展性,才是系统发展的最关键之处。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增加系统功能就需要增加数据库字段或“补丁表”的做法,更不能出现增加连锁门店就要增加总部表门店字段的设计方式。大量改动数据库,一两年之后,系统的运行效率、可运行性、可维护性就完全无法保障了。
做商业IT系统还有一点最烦人的,就是基层员工收入低,其素质也相对偏低,完全无法与银行、税务、电信行业相比。80%以下的基层员工可能从未用过电脑,电源插头脱落可能都会向总部报告PC机坏了,开不了机。因为无知而野蛮使用是常见情况,所以大量的POS或PC在选型时就一定要考虑维护问题,注意一些售后服务细节,例如PC机一定要买三年质保,POS机一定要买工程主板等等。否则,几十家店开起来,第一年没问题,到了第二年10个工程师做维护都不够。
结果来源于行动,而行动取决于思维,用改变思维方式来改变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