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对广东零售企业并不陌生。目前在股票市场中的深国商、农产品、广州友谊,是广东商业企业上市的第一拨。
   2004年,广东零售企业也曾一度涌动上市热潮。包括岛内价、广百、顺电、茂业、现代友谊、铜锣湾百货、金海马等零售企业,就已经为上市做前期筹备。
   2006底,在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两周年之后,为了能和外资在更多层面上进行竞争,本土零售业又掀起了一股争相上市的风潮。
   进入2007年,就在上个月,深圳佳华百货、百丽鞋业相继成功登陆港交所,广东零售企业上市风潮再度涌起.......

  5月21日,深圳佳华百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交易,成为广东省第一家零售企业在境外主板实现整体上市。开市报1.25元,收报1.45元,成交2.98亿股,涉及金额3.97亿元。[全文]

  5月23日,百丽国际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价8.14元。以其83亿股的总股本计,百丽国际的总市值超过675亿元。这意味着总部设在深圳的百丽国际已成为了港交所市值最大的零售类上市公司。[全文]

“融资难”仍是民营零售业发展掣肘
  从世界零售业发展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发展以及中国内资零售企业发展困难看,内资企业竞争发展中最大的困难——融资。[全文]
 
佳华介绍
   深圳市百佳华百货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国商务部批准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总投资金额7000万人民币,注册资金3500万元;截止到2006年12月底为止,公司在深圳、东莞等地创办了八家大型连锁商场,经营面积约11万平米,经营商品达5万余种。
百丽介绍
    1992年,香港著名鞋款设计师、资深实业家邓耀将自创品牌“百丽”引入内地,大力开展连锁经营。现在总部位于深圳的百丽鞋业,旗下拥有百丽、天美意、思加图等8个鞋类品牌的连锁店,同时也是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最大的运动鞋分销商。其在内地150个城市拥有2800多家女鞋店、1000多家运动鞋连锁店,并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美国设立了35家零售店。
上市公司三大挑战
1、公司治理带来挑战
2、上市后的财务报表披露
3、管理层与投资人和股东的关系
零售企业融资三大途径
一、私募,但WTO后,境外机构认为内地的零售企业根本不是沃尔玛、家乐福对手,这种方式难度大;
二、引进战略投资者
,获得外国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并帮助其迈向资本市场。
三、直接上市,
上市后有了信誉,也就打开了融资的另外几条途径。
上市地点比较
香港
   中国香港是离内地最近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有除日本之外亚洲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成熟,法律法规健全,融资能力强,是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集聚地。


纽约
  
包括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两个主要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纽约虽然在地域及文化上相距较远,但这里拥有其它市场所不能比拟的资金容量、流通量和最强的资本运作能力。

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亚洲的一个金融中心城市,也非常欢迎中国企业。但其金融地位不如香港,上市公司数量少,虽然筹资成本不高,但融资金额有限,交易不活跃,适合中小型国企上市。

伦敦
  
伦敦交易所的上市程序与香港类似,而且筹资成本较低。作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伦敦一直吸引着不少亚洲优秀企业前往上市。

欧洲
  
形成德交所和泛欧交易所对峙的局面。德交所既没有公司最低成立年限的限制,也没有最低发行资本等的限制,甚至对于企业挂牌之后的年度和中期报告披露也没有要求。 拓展海外业务,不需使用现金。


佳华、百丽上市看点
·从“跑马圈地”到资本市场从1996年引进外资迈开现代化连锁经营步伐,到2000年之后以“跑马圈地”扩张开店为主旋律,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的深圳零售业,目光已经瞄准了更为广阔的资本市场。
·零售业的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一个零售企业要适应国际化的大环境,就必须在各个层面逐步与国际化接轨。零售企业为了发展壮大,一直在探求实现资本多元化、管理国际化的发展途径。引进国际资本,并与国际基金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地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资本、人才的国际化。
·境外资本关注的焦点是优质、优秀的企业。良好的发展模式和网点规模,具备高成长性、市场前景好,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这也是连锁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高端百货受风投关注原因。
本站独家连线:
张广忠 (广州长隆集团长隆欢乐世界副总经理)
·为何商业企业难上市?
  ——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上市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如果企业的发展路线、管理水平、市场定位和盈利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上市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良好的市场成长性和盈利模式、清晰的市场定位、标准化的管理水平,都是企业上市所必需的条件。
1、资产规模比较小、营业额较少。
2、整体治理结构不是很规范。
3、商业企业的成长性不算太高、稳定性不强。
4、没有将管理经验上升为技术。[全文]


·下一个佳华?
 ——下一个佳华,或将可能从专业品牌中诞生。专业品牌的单店面积不大,品种较单一,管理相对简单易于标准化,使得专业品牌容易快速扩张,短时间内形成较大发展规模。
   大卖场竞争激烈,生存已经变得艰难。百货企业需要较深得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市场口碑,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本的积累,但是目前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都还很难有实力去达成。[全文]


花涛 (深圳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
·深圳将有望产生零售业“华为”“中兴”
  目前,深圳零售企业目光纷纷投向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这对深圳零售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可以雄称全国的零售企业群正在形成之中,深圳将有望产生零售业的“华为”“中兴”。


王先庆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教授)
·广州百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务实有余,务虚不足,从而缺少战略运作,多是战术操作
 ——品牌意识还停留在声誉的维护上
 ——企业的资本价值与产品经营、市场运作未获统一
 ——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型提升,是广州百货业未来发展的最大战略任务


广东百货业相关人士:
·资产量、盈利能力是制约商业企业上市因素
  目前国内等待通过上市审核报告的企业已达到100多家,较去年有大幅度的增加。原因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增长,市场形势向好;二是人民币升值,许多外来资本也纷纷投向中国市场。
  但在申报上市的企业中,商业类企业数量是较少的。资产量、盈利能力都是制约商业企业上市的因素。
“上市前夜倒下”企业案例
岛内价、家谊 匆忙破产
   2004年4月,宝鑫控股集团、京华山一国际(香港)香港上市合作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此举标志着宝鑫控股集团主体业务正式进入香港上市程序,谁料,10月19日14时,家谊和岛内价突然同时关闭了所有门店。3天后,岛内价恢复营业,而家谊旗下门店继续停业。截至2004年10月19日,家谊亏损1.3亿元,资金缺口5.5亿元。直至2006年5月25日,深圳民润与家谊正式签订了关于民润整体收购家谊门店资产协议,至此,家谊所经历的漫长而复杂的破产事件才接近尾声。

铜锣湾 从辉煌到没落
   从3家到50多家,铜锣湾用了不到3年时间。顶峰时期,铜锣湾在全国共开设了58家店,其中购物中心51家,7家为单体百货。2004年底,铜锣湾透露香港H股的上市进入改制和编制财务报告阶段,预计2005年底就可赴港上市。但是,2005年10月份,兰州店出现严重的供应商挤兑,铜锣湾被迫关闭该店。此后,类似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发生。铜锣湾“倒”声一片。06年初,与深圳京基集团合作,缓解资金压力;06年中,将控股权出让给力宝集团。至此,陈智创办的铜锣湾可以说已经易手。

兴万家 遭外资断流崩盘
  2004年,深圳兴万家透露获境外某投资银行注资3000万美元,并将助其4年内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上市。而在今年5月14日,兴万家长沙两店在供应商一片混乱的哄抢声中,草草结束了2年半的短暂生命。10天后,其深圳三店也难逃关门厄运。
广东省上市或即将上市企业盘点

2005年,深圳海王星辰与美国高盛签订合作协议,高盛投资3.3亿元拓展业务,计划在5年内将海王星辰推介到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上市。
2005年6月,茂业百货成功收购成商集团74.25%的股份,也标志着茂业百货正式涉足资本市场。
2006年,中山壹加壹启动香港上市计划。8月上旬,公司董事局高层赴香港学习,为企业上市作准备。
2006年9月,中域电讯全国门店突破3000家,计划2007年在香港上市。
2006年底,广州王老吉透露,拳头凉茶产品将在今明两年正式打入国际市场,并考虑通过A+H形式上市筹资。
2006年12月8日,嘉德置地旗下的中国零售房地产信托基金(Capita Retail China Trust)正式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交易,CRCT该次打包上市的商业物业总面积高达4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7家国内商场。
2007年初,ITAT集团表示,未来三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拥有2000家会员店和180家百货会员俱乐部的规模,在2008年谋求海外上市。
2007年初,“真功夫”在沪宣布,正在谋划上市事宜,成立了专门的上市策划小组,最迟2010年上市,上市地点是香港。
2007年2月,天虹商场证实了天虹正进行上市筹备。如果一切顺利,有着23年历史的天虹商场有限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前登陆深圳A股。
2007年4月,七天经济型酒店再获华平基金新一轮融资,此次其融资金额可能是6000万~7000万美元,并计划2008年上市。
2007年4月,康威董事长兼总裁黎伟权表示,希望2008年能够在国内上市。
人人乐商业集团今年也宣布力争5年内上市。

第一商业网 www.topbiz360.com